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月, 2017的文章

To Change or Not to Change, That is the Question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常遇到一些困難的決定呢?到底週末是要跟朋友們出去玩,還是要乖乖待在家裡讀經濟學呢?如果你有這種困擾,或許可以參考一下經濟學家Steven Levitt的好方法:擲銅板!根據作者的調查,擲到正面(head)的人,比起擲到反面(tail)者,有25%更高的機會做出改變,並且這些改變者之後也變得更快樂!研究也發現,問題是關於是不是該介掉壞習慣?該不該節食、戒酒、染髮...等問題,擲硬幣者有超過六成會遵守其擲幣結果。還有什麼問題的話,就拿起錢包裡的硬幣* *由於作者似乎將其擲硬幣實驗網站撤除,所以大家只好自己實際操作。 Cover Photo and Reference:  NBER

Classic Rematch on Tennis Court | 網壇經典對決再現

2017年的第一場大滿貫賽: 澳洲公開賽,就讓我們重溫過去球王和球后的對決,女單是由Williams姐妹花對決,兩人生涯總共囊括30座大滿貫單打冠軍,最後由Serena Williams奪下自1968年開放年代(Open Era)以來最高的第23座大滿貫冠軍,超越Graf的紀錄,也是S. Williams第七座澳網冠軍,遠超過第二名的四座(Seles, Graf, Goolagong)。 至於男單部分,則是由Roger Federer在五盤大戰中擊敗Rafael Nadal, 奪下第18座大滿貫金盃,居次的則正是Nadal和Sampras(14),Federer也成為第一位在三項大滿貫都至少奪下5座金盃的男單選手(澳, 美: 5; 溫: 7)*,至於女子項目有此成就的選手也僅有S. Williams和Graf. 在此戰之前,兩人交手是由Nadal以23:11領先,Federer在大滿貫除了溫布頓之外,在澳網(3)和法網(5)的八場對戰中從未贏過,個人認為最經典的戰役是 08年溫網決賽 和 09年澳網決賽 ,兩場皆由Nadal在五盤大戰後獲勝。而在今天的 17年澳網決賽 中,Federer則是在五盤大戰後扳回一城。 而談到經典rematch,筆者最難忘的則是Sampras和Agassi兩人的對決,特別是2001-02連續兩年在美網對決, 01年 兩人在八強碰頭,雙方四盤皆打至搶七且皆未被對手破發,最後由Sampras晉級四強。 02年 則是在決賽交手,當時兩人皆滿30歲,在當時的網壇已是常青樹等級,面對來自Hewitt, Safin, Roddick等年輕好手的挑戰,Sampras當年以17種子出賽(與今年Federer在澳網種子序相同),一路通過Tommy Hass, Roddick等小將考驗,決賽與Agassi交手,以四盤獲勝奪下當時最多的第14座大滿貫冠軍,並在之後退休。 另外值得一提的比賽則是在 01年溫網16強 由Sampras和Federer的對決,Sampras在1993-2000年間只有一年沒能奪下溫網冠軍,01年在16強輸給當時不滿20歲的瑞士年輕好手,同時也是當時的第15種子,令人十分震撼,也因此筆者第一次對Federer的名字有印象,之後Federer在03年溫網首度摘下大滿貫頭銜,並開始宰制網壇。由現在來看那場比賽,正是兩

0126 NBA Player: Vince Carter

Vince Carter出生於1977年1月26日,今天剛滿40歲生日也是目前NBA最老的籃球員。從1998年出道以來,首年就奪下新人王,在2000年時獲得灌籃大賽冠軍( 影片 ),並且成為灌籃的代名詞。最經典的灌籃可能是屬於2000年雪梨奧運面對法國隊時,飛越對方超過210公分的中鋒Fred Wiess ( 影片 ),至今仍讓人感到津津樂道。VC的綽號包含Half man, half amazing; Air Canada (New Jersey, Memphis),講的就是他優異的滯空能力。 在受傷過後,他也順利轉型成多方面的得分武器,目前生涯的三分球命中次數將近2000顆,暫列史上第五,得分超過24,000分,暫列史上24名。生涯晚期轉換成稱職的遞補第六人角色,在效力小牛期間,也曾經在關鍵的季後賽投進致勝一球 ( 影片 )。生涯的好球無數,僅以生涯 十大 , 百大 好球向我最喜愛的籃球員致敬!

Post-Truth Era of Economic Issues | 後真相時代的經濟議題

2016年牛津字典的關鍵字是由: Post-truth (後真相) 所勝出,這個詞彙是在描述當反應客觀事實對民意影響力,但比不上情緒及個人信念的情形,許多政治人物或者媒體會講述許多似是而非的經濟現象,但這些現象未必反映真實的經濟情況,在今年的美國經濟學年會,由諾貝爾獎得主Robert Shiller演講的主題: 敘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討論人們常討論的經濟話題會如何影響市場波動,要學術界關心人民茶餘飯後的經濟議題是如何影響經濟的運行。 也因此在美國有許多經濟學家共組一 個網站: Econfact ,為的是檢驗這些關於經濟的傳言是否正確,裡面的主題 包羅萬象,包含時下最熱門經濟成長、貿易是否有利(害)經濟、築牆真能減少移民等議題,讓民眾了解這些政治語言是否表達真實的經濟情形.  Cover Photo and Reference:  Econfact ,  Post-truth年度單字

Big Mac Index | 大麥克指數

經濟學人雜誌於1986年創立大麥克指數,其想法是源自經濟學理論假設若沒有其他成本(ex: 運輸)存在,同樣的物品只會有同一價格(law of one price),否則人們可以藉由買賣來賺取價差,因此大麥克指數的想法就是這款漢堡的價格,如果品質等各方條件相同,則理論上價格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樣,造成其價格差異很可能是該國的貨幣被高(低)估所造成。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在A國的大麥克賣$1,在B國則是賣$2,則兩國的匯率關係應該是2塊B幣換1元A幣。而根據經濟學人這周公布最新的大麥克指數,台幣在這項指標中相對美元是被低估57.3%,如果以實際匯率換算,台幣對美元的匯率應該是13.64(NT$/US$),然而調查時這項數字是31.91(NT$/US$),若考量購買力,也就是富有的國家漢堡可以賣比較貴,則此指數台幣相對美元是被低估40.7%,比我們更加低估的貨幣包含馬來西亞、香港和埃及。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能包含: $69的大麥克太便宜、在台灣生產漢堡的成本(ex: 食材、人力、租金...)比較低、台幣可能真的被低估等因素。 效法大麥克指數精神的指數還包含星巴克指數、iPod指數,若考量非洲擁有麥當勞的國家僅有摩洛哥、埃及和南非,也因此有了肯德基KFC指數。最後提醒大家這些指數都有其強烈假設和國情不同等缺陷,因此這類指數可以當個簡單理解及評量匯率的指標即可! 參考資料:  經濟學人 ,  Wiki

0117 Nobel Economist: George J. Stigler

George Stigler出生於1911年1月17日,是著名的芝加哥學派經濟學家,其研究在訊息(Information), 產業經濟學(Industrial Organization), 和經濟史均有極大的貢獻,也因此Stigler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委員會的肯定。 Stigler在芝加哥大學就讀博士班時受到Frank Knight的啟發,研究生產和分配的理論探討,1938年畢業之後分別在愛荷華州立、明尼蘇達、哥倫比亞大學等地任教,於1958年回到母校芝加哥大學。Stigler著名的研究著作包括訊息經濟學(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此理論可以解釋人們在消費時會搜尋資訊比較各店家的商品,但此搜尋過程會有時間和金錢成本產生,因此消費者會衡量其成本和效益來做出決定,也使得即使相同的商品,仍可能產生不同的價格,同樣的理論也可套用至求職者找尋工作及工資差異等例子。 在政府管制的研究部分,Stigler主張自由的市場機制並對於政府干預保持著懷疑的態度,提倡產業競爭及反壟斷等經濟政策推行,他曾在60年代對於美國電力事業的管制提出質疑,研究指出過去的電業管制並未和電價高低有關,反而由於管制產生資源過度集中的現象,認為此政策並未有益於家庭消費者。另外他也提出許多產業寡占的現象,是由於原有廠商訂立高的進入規範,例如像是證照、特許權等,解釋現實世界少數廠商可以在定價或產量政策互相勾結的行為,造成產業被壟斷的現象. 參考資料:  諾貝爾獎官網 , 紐約時報 ,  灼見名家 ,  百度百科 Cover Photo:  Chicago Booth - Stigler Center

Fund Returns and Managers' Background | 基金表現和經理人的背景

根據Oleg Chuprinin, Denis Sosyura研究1975-2012年的美國基金表現,他們發現基金經理人如果來自經濟不富裕的家庭,其基金績效會比其他同行經理人來得高,過去的研究多半專注在經理人的教育背景是否影響績效,結果發現教育程度高的經理人有較佳的表現。 然而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此現象?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並非證明窮苦家庭出身的經理人平均而言有較好的能力,而是此現象反映著這些沒有家勢優渥背景的經理人,有著較高的進入障礙(barriers to entry),有錢家庭出身的經理人有較高的機會被升遷,相對而言,其他經理人必須靠著更多的努力和實際成績證明他們更加優秀,才能爭取到為數不多的升遷機會,因此在操盤基金時會有著較好的表現! Photo Source:  NBER

AEA, AFA Meeting

美國經濟學會(AEA)和財金學會(AFA)等研究單位每年都會利用1月初舉辦聯合研討會,今年的年會於這周在芝加哥舉行,主題包羅萬象: 像是失業、教育、產業政策至金融市場低利率等主流研究議題探討,其中最受矚目的演講包括主席演講(Presidential Address)和特色課程(Richard Ely Lecture),今年分別請到耶魯大學Robert Shiller 演講敘事經濟學(Narrative Economics),討論人們常討論的經濟話題會如何影響市場波動; MIT的 Esther Duflo 講述關於經濟的大型實驗與政策決策關係(The Economist as Plumber: Large Scale Experiments to Inform the Details of Policy Making). 經濟和財金( AEA, AFA) 聯合餐會的主講者是芝加哥大學的Eric Budish, 主題是關於市場是否能自己修復(Will the Market Fix the Market?),前幾年也有討論當時熱門的經濟主題書籍,2015年是Thomas Piketty的<21世紀資本論>,2016年則是談論Robert Gordon的美國經濟成長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American Growth),網路上有提供歷年來的重要演講影音檔案,討論的論文部分會於每年5月份的美國經濟學會期刊(AER-PP)刊出。 除了重要研究會在此發表之外,也會頒發John Bates Clark Medal(一位)給40歲以下的年輕經濟學者,此獎項有年輕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稱呼; 以及對經濟研究有極大貢獻的Distinguished Fellows(至多四位),中研院院士鄒至莊曾在2014年獲獎,表揚他在計量經濟學的貢獻。這場聚會對於經濟財金相關博士班畢業生十分重要,國內外各大學(台大、哈佛...)、研究機構(中研院、各國央行...)、甚至金融、科技大公司(Amazon, Google...) 都會到此面試並且招聘博士新鮮人,教授我們經濟學相關的老師幾乎都從這邊展開學術生涯! 相關訊息:  AEA網站 ,  歷年影音檔案 ,  歷年研究討論摘要(每年的5月份) ,  AFA財金研究主題

CEO Background

軍事背景 經濟情況總有上下波動,如果公司遇到壞的經濟狀態,或許公司可以考慮聘請有參與過戰爭經驗的人來擔任CEO,在Benmelech and Frydman (2015)的研究指出,有軍事背景的CEO傾向較為保守的投資計劃和較低的槓桿比率,也就是公司的負債和借款比例相對較低,同時他們也較少涉入公司詐欺等案件,而其公司的表現在產業衰退期間表現較同行更佳,這種現象或許可以與軍人有著較高的道德標準,以及戰事期間所培養的謹慎且冷靜性格做一個連結。 飛行和創新 根據Sunder, Sunder and Zhang(2015)的研究,如果CEO熱愛飛行甚至有其執照,則他們的公司在創新部分會有更好的表現。研究員將此現象解讀為CEO如果喜歡追求感官的刺激,則代表他們更喜歡承受風險,而這種冒險精神的個人特質,對於公司追求創新會有所幫助,進而增加公司的專利數目,提高公司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Photo and Reference Benmelech, E., & Frydman, C. (2015). Military CEO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under, J., Sunder, S. V., & Zhang, J. (2015). Pilot CEOs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Economist: Anthony Atkinson

Anthony Atkinson是著名的英國經濟學家,其研究在貧富不均和貧窮問題持泰斗地位,年年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熱門得主人選,年輕時在劍橋大學跟隨1977年的諾貝爾獎得主James Meade, 畢業後分別在倫敦政經、劍橋、牛津等地任教,其學生包括<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Thomas Piketty, 2009年的克拉克獎章得主Emannuel Saez, 師徒三人在所得不均議題上有著極大的研究貢獻,並且建置Atkinson Index衡量貧富不均以及全球財富及收入資料庫(World Wealth and Income Database)網站。 Atkinson在2015年出版<扭轉貧富不均> (Inequality: What can be done?) 一書,點出財富重分配是所得不均的關鍵,並且主張高所得稅和遺產稅,並且用此稅收讓所有人成年時都有最低承襲的資產(minimum inheritance) 來解決貧富不公平的現象。Atkinson在1月1日過世,享壽72歲. 參考資料:  紐約時報 ,  Atkinson Website , 扭轉貧富不均 Photo:  Tony Atkinson Personal Website

Email After Working Hour

France Weekly Working Hour  Data: OECD 近日法國立法當局通過下班後員工可以不接收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的規定,根據華盛頓郵報的調查發現: 白領員工平均每天花費4.1小時確認郵件,相當於一年我們要花上約40天回應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這項法律規定50人以上的公司,雇主和員工須訂立工作時間,目前法國的每週工時是35小時,但如果雇主違反此規定,目前仍無罰則。 白經濟之前的文章,經濟學家解釋造成工時差異的原因包括稅制(Prescott); Blanchard則解釋是勞工對工作跟休閒的'偏好'改變是重要的因素; Alesina, Glaeser 和 Sacerdote 則認為此現象取決於週遭同事們的工時長短,這種個體跟隨群眾行為做決定的動機稱作互補性(complementarity),造成高工時的「企業文化」 參考資料: 新聞 , 白經濟: 窮忙的宿命:高工時的鬼島台灣?  

Discrimination Long-term Effect in Financial Markets | 歧視帶來的長遠經濟影響

Historical Jewish Persecution (left) and stockholdings (right) across German counties 二戰時期,納粹迫害猶太人是德國歷史上的不名譽紀錄,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些觀念遺留下來,根據D’Acunto, Prokopczuk, Weber的研究,當年迫害猶太人較高區域的居民,有著較低的銀行存款、較少的貸款、同時也投資較少的股票,作者解釋這些證據顯示這些居民長期較為不信任金融工具,而猶太人在歷史上經常與金融市場和銀行家做連結。 作者也表示種族歧視除了是不人道的行為外,反猶的思想遺毒影響日後經濟發展且降低金融流通性,讓公司無法得到足夠的資金來投資,最後歧視反而讓自己付出代價,造成個人和整體社會福祉(social welfare)降低。 Photo Source: D’Acunto, F, M Prokopczuk, and M Weber (2014), “Distrust in Finance Lingers: Jewish Persecution and Households’ Investments 衍生閱讀: 租屋限女、工地限男?談歧視的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