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18的文章

Does Harvard Discriminate Asian-American Applicants?

哈佛大學等常春藤學校,一直以來都是學生們目標的夢想學校,但要進入這些學校,除了入學考試 (SAT) 要高分外,學校也會參考其他學業外的表現。而亞裔學生相較其他族群的學生,向來以比較擅長考試為名。在近年來有些人便質疑,哈佛大學是否歧視亞裔學生,因為亞裔學生考試成績平均而言較高,但入學所佔比例卻未有所提升。 於是一個名叫「學生公平錄取」(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的組織,請來杜克大學的經濟系教授 Peter Arcidiacono 分析近年來哈佛大學的入學錄取資料, 他的報告指出亞裔學生確實在考試成績表現優異,但哈佛大學並未給予該族群合理的入取率。然而哈佛大學也請來柏克萊大學的知名經濟學家 David Card 分析入學資料,在這份報告中則表示哈佛大學對於各族群錄取標準,並未有歧視的現象。為何會有兩份報告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呢?本文接下來將有簡單介紹。 兩方的首次交鋒 在 Arcidiacono 的報告中,他使用哈佛大學 2010 至 2015 年的個人申請資料 (原文是 2014 至 2019 class),樣本僅包含美國國內申請者,並且排除一些特殊生,像是體育保送生,父母是哈佛校友或教職員子女、院長名單中 (Dean’s or Director’s Interest List)等申請者,Arcidiacono 認為這些人和一般申請者的評量標準有所差異,因此先行排出。 哈佛大學評量學生有四大部分,學業 (Academic)、課外 (Extracurricular)、運動 (Athletic)、個人特性 (Personal Ratings),在學業 SAT 成績表現上,亞裔學生相較其他族群像是白人 (Whites)、非裔 (African Americans)、西裔 (Hispanics),表現來得優秀。然而亞裔學生在個人特性得到最差的分數,然而在校友訪談 (alumni interview) 的評比個人特性的表現時,其實亞裔表現還比非裔、西裔來得好。 如果使用 Arcidiacono 的模型,在其他條件不變之下,單將亞裔換成白人,錄取率將會從 3.95% 提升至 4.7%,換成西裔則會提升至 12.3%,非裔則是變成 24.2%。因此 Arcidiacono 認為哈佛大學的評分是不利於亞裔申請者,並且表示這個結

2018 Asian Games

趁著這一次回台灣的空擋,剛好有幸能好好欣賞這這一屆的亞運會,有許多令人難忘且感動的比賽,像是李智凱在體操奪下台灣在此項目的第一面金牌;戴資穎一償宿願終於在綜合運動會封后;楊俊瀚雖然以毫釐之差輸掉 200 公尺決賽,卻不減大家對他的敬意;在棒球場上,台灣終於在相隔 12 年後,再次擊敗以職棒明星組成的南韓,更難得可貴這次是由業餘組成,賽前沒太多人看好。謝謝這些運動員帶給我們的感動! 另外這次的亞運,強者我朋友代表台灣出征橋牌項目,坐在電腦前替朋友加油,也是另一個有趣的經驗! 這兩週亞運在印尼舉行,橋牌項目,由於地主國是傳統強權,也因此在這一屆第一次被納入正式比賽項目。目前 Jui Wang 代表台灣,出賽橋牌的混合團體項目 (註一),混合團體小組賽是為期五天的雙循環賽程,今天剛結束小組循環賽第二天,每隊皆以比完六場 (小組賽總共 14 場),目前台灣雖然暫居第六,但仍有很大機會以小組賽前四名的成績,晉級到 26 號的四強賽和 27 號的冠軍賽。  與一般運動參賽選手不同,此次亞運的橋牌項目參賽者,有過半年齡是超過 50 歲,最年長者是菲律賓選手 Yang Kong Te 以 85 歲之姿參賽。另外 78 歲的印尼 Michael Bambang Hartono,是菸草集團負責人也是印尼首富之一,此次亞運也來參賽。  比較可惜的地方是由於贊助廣告的問題,目前並無電視畫面轉播橋牌項目,僅有 CCBA 提供即時數據統計,及 亞運官網 提供賽事結果,但大家還是可以跨海鍵盤支持 Jui Wang 及替台灣選手加油! 註一:混合團體 (Mixed) 是兩桌四人,兩隊在兩桌皆派出男女 vs 男女;超級混合團體 (super mixed) 也是兩桌四人,其中一桌為男男 vs 女女,另一桌則是女女 vs 男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