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UBC MSc Finance 簡介


由於 UBC MSc Finance 這個項目的資訊比較少,來分享一下此財金碩士的概況。先說結論,這個項目最適合想走財金博士的申請者,課程設計非常學術,和大家印象中的財金碩士相差很多,比較可以類比的項目大概就是 LSE MSc Finance and Economics, 相關的就讀心得可以參考 redsa12pdeking 的文章。以財金博士作為跳板的項目,其他北美可以類比的大概就幾個經濟碩士,像是 Duke, Columbia, Wisconsin 這類型的碩士。

成員背景

UBC MSc Finance 的錄取人次很少,採取小班制,一屆的人數跟博士班差不多,3~4 人左右,根據 UBC 公布的資料,這兩年大概 120 人申請,錄取人次在 6~7 人左右,最後會來 3~4 人。學生背景大部分還是中國人為主,這幾屆還有韓國、義大利、德國人等。

以申請來說,英文考試 GT 就是過標準,然後有跟教授的面試關,所以英文口語也不能太差。由於是學術導向的碩士,GPA 跟修課內容還是更重要的事情,基本上建議至少要上過微積分、線性代數、統計這些基礎課,大學部比較進階的數學課程像是數理統計 (統計推論)、計量、賽局也建議多上幾門,有不足的地方都可以來這裡在上,只是多上過,來這裡會比較輕鬆。

至於經濟跟金融課程,至少上過大學部的基礎課程,像是個經、投資學這種課就可以。然後也建議來這之前有一些 RA 經驗,會對研究比較有感覺,程式至少會一些基本的 Python, R, Matlab, Stata 之類的統計軟體或語言,對研究和課業都有幫助。

讀書資源類比博士生

碩士班人少的好處就是碩士生可以享受到跟博士生差不多的讀書資源:
  • 必修五門財金博士課,和這裡的財金博士一模一樣,碩士階段就可以接受北美 top 30 等級師資的教學,相比很多學校不讓碩士生上博士課,怕損害到博士班的上課品質。
  • RA、TA 機會多,可以增加研究經驗、跟老師互動,這都有利於拿推薦信和之後的博士申請,或者當成賺一些零用錢。相比以前我讀過 Duke MA Econ,RA/TA 十分競爭,畢竟碩士兩屆就有超過 150 人,更別說其他博士生,每一個缺開出時,都會有很多學生申請。
  • 老師可以照顧每一個學生,負責碩士招生的教授會不定期跟學生見面,給予課程規劃、研究等建議。在申請季時,老師還會幫忙改 SOP, CV 及其他選校建議。然後教授也會希望碩士生多參加系上 seminar 提早接觸研究,如果常沒去,聽說老師還會寄 email 關心。
  • 碩士生跟其他商院博士生是在同一間辦公室,享有一樣的讀書環境。
  • 學費便宜,國際學生一學期大概繳 2000 加元左右的學費 (一年有三學期:秋、春季上課,第一年含一個暑期也是一學期,但一般不上課,可以寫 project 或做 RA),相比其他商院碩士便宜許多。
但每件事情都有兩面刃,以學術導向的碩士來說,就比較重視修課和成績,課業壓力比較大,尤其財博課程都要和博士生一起上課,但老師的評分要求差不多,大部分碩士生的學術背景比較少,對於做研究比較不清楚,就需要花更多心力在數學、程式和加強研究背景。

找業界工作的資源較少

而如果志在找工作,其實不是很推薦此項目,雖然讀完兩年可以享有三年的加拿大工作簽,相比美國在身份申請是很友善的,日後要申請永久居留或公民也較容易。但在就讀期間,要兼顧龐大課業量的情況,很難有心力同時專心申請暑期實習跟工作。

系上的 connection 多半在學術上,業界的學長姐相對少,且商院可以找工作的資源 (大學部、MBA、MBAN 等項目可享有),對於 MSc Finance 的學生是不能使用的,大概是院裡就把這個項目跟商院博士視為一致。對於想要找工作的學生,可以另外詢問系上老師,或者自己多參加招募活動,建立人脈關係。

課程設計

畢業一般要求十門課 30 學分,一學期大概三~四門課是常態,有五門財金博士必修課。如果是奇數年入學,第一年先上 corporate finance、第二年上 asset pricing,偶數年入學則相反。以下是奇數年入學的課表範例:
  • 1st-year (term 1): Theory of Finance (PhD), Micro, Econometrics, elective
  • 1st-year (term 2): 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 (PhD), Theoretical corporate finance (PhD), elective
  • 2nd-year (term 1): electives
  • 2nd-year (term 2): Empirical asset pricing (PhD), Theoretical asset pricing (PhD), elective
第一學期都上四門課居多,個體跟計量課都是跟經濟碩士一起上。選修課一般包含統計、數學、程式課 (ex: 隨機過程、分析、機器學習),或經濟碩士、博士的 field courses (ex: 總體、經濟數學、勞動、國際金融、政治經濟),以及商學院其他的博士課程 (ex: 契約理論、會計相關博士課程)。有一些課是可以上大學部開的,像是數學跟程式課,詳細的修課安排都可以跟教授討論,基本上就是只要教授同意就可以上。

稍微簡介五門財金博士課,Theory of Finance 和 Theoretical asset pricing 兩門是連續的課程,有興趣的人可以找 Kerry Back 的教科書來看 (Asset Pricing and Portfolio Choice Theory)。前者的課程主要涵蓋課本前七章 (Single-Period Models) 的內容,介紹 SDF, mean-var analysis, inter-temporal portfolio allocati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等內容。後者則是涵蓋 Kerry Back 8~15 章的內容 (Dynamic Models),包含 Brownian motion, continuous-time asset pricing 的各式理論,有不錯的數學、總經背景,上這門課會比較輕鬆。

Empirical asset pricing 則從 Fama-French factor models 出發,講解很多 sorting portfolio 的例子,還有如何檢驗這些定價模型,作業包含了一些 Python, Matlab 的實際操作。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 則就是講解各式 applied econometrics 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包含 IV, DID, RDD, Matching 等經典內容。Theoretical corporate finance 則從 MM 的 capital structure 模型開始出發,以及介紹 signaling, security design, agency theory 等內容,由於授課老師前幾年才從史丹佛畢業,這門上課的教材與他們當年類似。這幾門課幾乎都會要求寫 term paper 或者 replicate 相關的論文,會得到很多上台解說論文、撰寫程式的經驗。

Placement

大部分畢業的學長姐走學術相關的居多,像是申請財金博士或者到北美其他頂尖學校做 full-time RA,其他人則是在加拿大或亞洲找金融相關的工作。如果在學的課業和研究表現良好,是很有機會留在 UBC 繼續讀博士班,可以省去不少修課時間,畢竟財金的博士課都已經完成,只需要再去補幾門經濟的個體、計量等博士課程,可以比較快開始跟老師做研究。

但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會申請其他財金博士,以這幾年的情況,大部分至少拿到幾家排名 15~30 這個級別的學校面試,像是 OSU, UW, UMN, Toronto 這類學校的面試。但由於財金博士的申請十分激烈,一般也會申請幾家排名 30~50 左右的學校當作保險。而前幾年的畢業生,也不乏申請到 LBS, LSE 的財金博士,其中還有一位即將回我們系任教。

小結

這個碩士的學費,相比其他北美、英國相類似的名校項目便宜許多,以 CP 值來看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選擇。溫哥華又是以北美來說很棒很友善的城市,天氣、治安、食物、交通便利性等方面都一應俱全。

以自己這兩年經歷在 UBC 的訓練,對於研究各方面的技能和知識,都提升很多。像是英文演講和寫作、參加研討會了解研究趨勢、讀理論模型或實證的論文、寫 R、Python 的程式能力等方面,這些技能都比在 Duke 讀書時,得到更多的訓練。

總結而言,UBC MSc Finance 是非常適合有意想走財金博士的申請者,然而對於碩士生而言,課業壓力很大,畢竟課程設計就類似博士生,且要和很多底子不錯的博士生一起上課,但花兩年時間,就能了解自己是否適合未來走學術這條路,仍是非常值得划算的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