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Crony Capitalism | 裙帶資本主義


說到企業成功與否,取決在政治與金融圈的關係,研究者經常使用「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 這個名詞來描述此現象。芝加哥大學的Luigi Zingales有許多關於裙帶資本主義的研究,他曾在接受經濟學人的訪談之中,他表示人們對於傾向商業 (Pro-Business) 和傾向市場 (Pro-Market) 會有所誤解,兩者是不太一樣的概念。

前者雖然也喜歡自由市場,然而當企業進入該產業的市場之後,便會採用阻擋其他競爭者進入市場的手段,像是透過遊說 (lobby) 立法者推動政策,像是降稅以享有競爭優勢,這些管制可以保護進入者 (incumbents),破壞市場自由競爭進出的狀態,使得產業被少數人把持的情況。

而要如何各國的裙帶資本主義是否嚴重呢?經濟學人有編製指數來衡量此情況,此指數是衡量各國處在寡占事業 (ex: 博弈、石化、金融、營建、軍火...) 的億萬富翁的財富,相比於該國GDP的比例。在2016年最新的排名當中,台灣在22國當中排名第10,比起鄰近的中國、日本、南韓,以及西方的美國、德國等先進國都來得高,已開發國家相較開發中國家表現較好。

經濟學人公布的完整排名如下:
  • 1~5:俄羅斯、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烏克蘭
  • 6~10:墨西哥、印尼、土耳其、印度、台灣
  • 11~15:中國、泰國、南非、英國、巴西
  • 16~22:美國、阿根廷、法國、日本、南韓、波蘭、德國
  • 香港在2014年列為第一,2016年時未納入排名
Reference: Econom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