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0430 Nobel Economist: Simon Kuznets


Simon Kuznets於1901年4月30日出生在俄羅斯(現屬白俄羅斯),其研究領域在經濟成長和發展經濟學,在1971年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感謝他在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結合統計資料和計量方法,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經濟發展進程和社會結構。

今天我們熟悉的國民生產毛額(GNP),便是出自於Kuznets於1940年代的研究想法,他分析長期經濟增長率的波動和人口增長的關係,在實務上也幫助美國政府量化且回推此指標至1869年,並計算經濟體成長的商業週期(business cycle)。

另外著名的Kuznets curve則是闡述經濟成長和人們所得不平等(income inequality)之間的關係,此曲線在60年代時提出,Kuznets表示在經濟體剛開始成長時,人們的所得分配會不平均,然而當經濟發展步入軌道後,人們的收入分配情況會變得較為公平。Kuznets也將研究心力放在開發中與已開發國家的成長比較,是發展經濟學(Development Economics)研究的先驅之一。

Kuznets大學一開始是在俄國求學,但受到內戰影響舉家搬遷至美國,於1926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分別在賓州、約翰霍普金斯、哈佛大學等地任教,培養出Milton Friedman, Robert Fogel等諾貝爾獎得主。二戰之後,他也受邀至許多亞洲國家(ex: 中韓日台印以)政府擔任顧問,協助各國建立經濟統計的制度。

Kuznets和台灣學術界也有著很深的淵源,1966年和Walter Galenson至台灣訪問,兩人對於台灣農村發展和經濟成長議題有興趣,並協助台大成立台灣第一間經濟博士班,培養經濟方面的學術人才,並在成立後的隔年,Kuznets親自撥空一個多月的時間,於台大開設經濟成長的課程,日後Kuznets也成為中研院的名譽院士。

Reference: Nobel WebsiteWiki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系史, 吳惠林 (2013) 諾貝爾經濟學家的故事
Photo: Chicago Booth Re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