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0305 Nobel Economist: Daniel Kahneman


Daniel Kahneman1934年3月5日出生於台拉維夫,是暢銷書《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的作者,其研究在行為、實驗經濟學有開創性貢獻,結合心理學解釋人們的決策行為,因此在2002年受到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肯定。

經濟學假設人們的行為是理性,然而Kahneman和Tversky結合他們在心理學的專業,開創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講述人們處於不同情況時對於不確定性風險的決策行為會有所不同。

舉例來說,如果人們有
  • 100%可以得到$500元。
  • 50%可以獲得$1000元。
人們會選擇前者。相同的情況換成損失:
  • 人們100%會損失$500元。
  • 50%不會損失$1000元。
此時我們反而選擇後者,他們解釋是因為人們有著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的特性,也就是我們不喜歡損失的情況,並喜歡在此狀況繼續承擔風險。套用至股民身上,投資人在獲利時反而變得小心,損失時反而願意承擔風險,因此常形成小賺大賠的情況.

這也也可以解釋股票市場“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情況,利空消息傳播速度更快,造成股價指數時常跌得快、漲得慢的現象。另外人們對於經常發生的風險事件會反應不足(under-react),反而對於極端風險事件會過度反應(over-react)。

另外一個Kahneman著名的理論是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不同的描述方式會使人們有著不同的選擇行為,Kahneman和Tversky舉例如果美國發生流行病疫情會造成600人死亡,今天如果有兩個方案:
  • A方案可以救200人。
  • B方案有1/3機率可以救這600人,2/3的機率無法就任何一人。
由於人們在得利情況下不喜歡風險,會選擇A方案。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敘述方式:
  • C方案會死400人。
  • D方案有1/3機率不會有任何人受害,2/3機率會造成600人喪生。
我們可以發現A, C (B, D)其實結果一致,但第二種敘述方式人們偏好D方案,因為面對損失(死亡)情況,人們又變得愛好風險。這些例子顯現人們對於不同情境即使面對相同狀況,也會產生不同的決策行為。

Kahneman大學時就讀希伯來大學,主修心理及輔系數學,於以色列服役後到柏克萊大學攻讀心理博士,畢業後回到母校希伯來大學任教,之後也在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UBC), 柏克萊, 普林斯頓等大學任教。

Photo and Reference:NobelWik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