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Brief Finance History with Fama | Fama的財金簡史


Eugene Fama是2013年的諾貝爾獎得主,他的財金研究經歷大概相當於現代財金研究的歷史,在他的回顧中,Fama簡略地口述芝加哥大學的財金研究史:
  • 1952: Harry Markowitz的博士論文發表投資組合理論(portfolio theory),但在當時不被人們廣為接納。
  • 1958: Franco Modigliani, Merton Miller發表著名的MM理論,為corporate finance奠定了基礎。
  • 1963-64: Bill Sharpe, John Lintner發表CAPM理論,為資產報酬和風險建立關係。
  • 1970: Fama發表提出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主張市場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股價可以立即反映市場上的所有資訊。
  • 1972-73: Robert Merton, Myron Scholes, Fischer Black發表BSM model, 成功定價衍生性金融商品,並且催生相關商品和金融產業。Fama認為這篇是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研究。 
  • 1978: Robert Lucas建立以消費的資產定價模型,同時間也有Breeden, Litzenberger等相關研究.
當Fama還是大學生時,他的老師們雖然來自哈佛,卻都推薦他前往學術風氣更盛的芝加哥大學就讀,Fama很幸運的錄取由於他打電話給當時的招生負責人Jeff Metcalf, 對方僅表示沒收到他的申請並詢問Fama的大學成績,再加上剛好有專屬Tufts學生的獎學金,因此讓Fama順利錄取。但他剛到芝加哥時無法直接就讀博士班,學校害怕Fama無法適應研究所以上的課程,因此要求他先上MBA的課程。但結束一學期後,Fama卻認為研究生課程比大學部更加容易。

Fama回顧1960年代初期的財金學術風氣並非很好,商學院普遍課程不夠嚴謹,僅有證券分析相關的課程,其他課都必須到經濟系去補足。此外當時沒有好的財金學術期刊,也沒有資料分析相關的研究,Fama是開始採用event studies, 並且使用CRSP資料庫的研究者。好的財金學術研究單位也只有Chicago, MIT, CMU.*

Fama在芝加哥大學攻讀財金博士時接受Merton Miller, Harry Roberts等人的指導之下完成關於股價短期波動的論文,1964年博士畢業後便一直待在芝加哥大學任教至今超過半世紀,在1963年剛加入芝加哥時,就參與Michael Jensen, Richard Roll的博士指導,,之後教導出Myron Scholes, Ray Ball, Marshall Blume, James MacBeth, Ross Watts, Campbell Harvey等財金學術界人士。

之前碩士去跟Duke finance的教授AB做研究,老師也是Fama的得意門生,某種程度上Fama也算對我來說有點淵源~

*Miller, Lucas原先都是CMU的教授,隨後到Chicago, Modigliani則是後來去MIT任教,當時的MIT還包括Paul Samuelson: 發表random walk等相關財金研究,BSM三人也都是在MIT任教。

最後補充諾貝爾獎關於財金相關研究的年份和得主:
  • 1985: Modigliani "for his pioneering analyses of saving and of financial markets"
  • 1990: Markowitz, Miller, Sharpe "for their pioneering work i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economics"
  • 1997: Merton, Scholes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 2013: Fama, Shiller, Hansen "for their empirical analysis of asset prices"
Reference: My Life in FinanceA brief history of finance and my life at Chicago, Nobel Prize Website, CMU Nobel List, RePEc
Photo: Fama-Miller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