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0209 Nobel Economist: Joseph E. Stiglitz


Joseph Stiglitz出生於1943年2月9日,是2001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擔任過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以及柯林頓總統時期的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在學術界及政界接有著很高的聲望,近年來出版許多書籍討論全球化及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問題,像是《不公平的代價》(The Price of Inequality)、《世界的另一種可能》(Making Globalization Work)。

Stiglitz 24歲從MIT博士班畢業,其指導教授是著名的經濟成長理論提出者: Robert Solow, 在26歲即成為耶魯大學正教授,並先後在牛津、普林斯頓、史丹佛、哥倫比亞大學等地任教。研究產量多且領域廣泛,包含經濟發展、總體貨幣、金融市場、公共經濟學等研究皆有所貢獻,其中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資訊不對稱(Information asymmetry),探討買賣雙方之間資訊落差,而這類問題經常出現於保險、金融、二手車市場、雇主和員工之間.

舉健康保險市場為例,投保人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具有資訊優勢的一方,相反來說,保險公司處於資訊較不足的位置,但他們可以透過不同的保費設計來篩選(screening)不同健康程度的投保人。在發展(Development)經濟學領域,Stiglitz解釋地主和佃農之間要能達成雙贏局面,最好的方式就是平分農作物的收益(sharecropping),這樣可以提供佃農誘因幫忙不瞭解農產量好壞的地主,達到互惠的效果。

在金融市場部分,銀行要減少放貸出去收不回來的風險,Stiglitz主張最好的辦法並非使用提高利率的手段排除高風險的客戶,而是採用控制配給(ration)的貸款量。另外Stiglitz和Grossman提出著名的悖論(paradox),說明如果資本市場的資訊都能立即反映在價格的話,則沒有投資人或分析師有誘因(incentive)蒐集任何資訊,因為這種做法是徒勞無功,無益於賺到超額的投資報酬,但現實的金融市場並無發生此種現象。由此可見Stiglitz在70年代即擅長使用經濟模型,解釋現今我們日常生活覺得稀鬆平常關於資訊不對稱、誘因的問題。

Stiglitz小時候生長在印第安納名叫Gary的小鎮,也是他的老師: Paul Samuelson的故鄉,該城鎮以生產鋼鐵為名,Stiglitz經歷該產業興衰所帶來的經濟影響,使得他對於失業、破產等社會議題特別關注,從小就常參與公共政策的辯論活動。在大學時代,除了擔任學生會主席,也參與著名的民權運動及金恩(Martin Luther King)的演講《我有一個夢》,這些成長背景影響他日後的研究議題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