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0202 Nobel Economist: Dale T. Mortensen


Dale Mortensen出生於1939年2月2日,是著名的勞動經濟學家,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獎委員會的肯定獲頒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勞動市場中的摩擦性失業和搜尋摩擦理論(search friction)的貢獻。

Mortensen與另外同年另外兩位得獎者Peter Diamond, Christopher Pissarides在80年代提出著名的DMP模型,用來分析失業、工資和職缺的關係,解釋勞動市場中雇主和求職者間的配對問題,常會出現"有工無人做,有人無工做"現象,政府對此現象應建立資訊平台,降低搜尋成本,以及提供求職者培訓等方式解決失業問題,而非提供優厚的失業福利及津貼等手段,反而造成高失業的現象。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消費市場,賣家找不到消費者,但消費者也可能找不到喜歡的商品。配對理論同時可應用至婚姻及房地產市場。Mortensen曾於2011年訪台,當時政府推行全面周休二日的政策,引起部分雇主反彈,但他表示勞工需要適當的休息,工作效率和生產力反而可以提升。

Mortensen高中時除了數學成績優異,同時也是學校合唱團和美式足球隊的成員,一開始立志成為工程師,但他也同時關心美國19~20世紀初的工業化問題,在大學就讀期間,偶然經由朋友介紹讀到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的賽局理論教科書,發現經濟學是可以結合自己的數理背景和研究社會問題。在博士班就讀於卡內基梅隆大學,深受Robert Lucas, Oliver Williamson, Edward Prescott等日後諾獎得主的影響,研究當時的總體經濟及失業等問題。1965年起在西北大學任教授長達將近半世紀,直到2014年辭世,享壽74歲。